Saturday, August 18, 2012

2012年。初到台北。

在经历了港航两次改签,一次长达二十小时的延误,以及行李暂时丢失的状况之下,终于于27日凌晨到达了台北。
不包括24日的改签,这段时间中主要的参观内容就是北京首都机场的一二三号航站楼与香港的一二号航站楼。


第一感想:凌晨入境很划算也~
第二感想:华航的银发老帅哥真是太和善了。

凌晨到达台北车站,预定的酒店早就失效了。漫步在无人的街头(真的有些像东京~),我拍下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土地银行!


    老房子与文艺的台北

住在万华区西门附近,沿路有不少老房子。第一天早上的行程就是:中山堂-抚台街洋楼-北门邮局-西门红楼-大稻埕。
而这张与断掉的立交桥并立的,是西门还是北门呢…


建于昭和年间的仁安医院,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图案,与台北街头色彩鲜艳的公车 , 成为了大稻埕转角街面的独特风景。


city inn附近的中山堂,曾经是清布政使司衙门,为纪念昭和天皇即位而于1936年改建为“台北公会堂”,台湾光复后又改称中山堂,不远处还有抗日纪念碑(…)。据说曾经是政府接待外宾的场所,现在则更多的成为了艺文活动场所:二楼的台北书院,三楼的蔡明亮咖啡馆。台北书院里的工作人员,眉目清秀,谦和有礼。


西门红楼是修建于1908年的红砖洋楼。这座日据时期的八角堂与六十年代的红楼剧场,已经成为了有神兽祐护的艺文场所,不少演出的资讯都能在这里看到。



慕名去吃中正纪念堂附近的杭州南路上的小笼包,果然是皮薄多汁;尤其蟹黄包绝对不逊于鼎泰丰。路上看到不少陈旧凋敝的木屋,尤其杭州南路二段一条小巷。夕阳照在凋敝的木屋上,草木郁郁。





后来才知道这一段正是曾经引起热议的“华光社区”之最西端;曾经是台北看守所、台北监狱的眷舍所在,如今成为了“台北华尔街”的规划用地。

引用一段2010年的报导
民國38年,國軍遷台接收此地,延續日據時期台灣監獄舊有用地,做為台北看守所和台北監獄。而原先的附屬日式木造平房,則做為安置法務部職員宿舍之用。當時,居民組成不僅為公務員,也包括日據時期原有居民與早些來台的軍人居住。

居民多自行搭蓋延伸,建材多以竹子、木頭或磚瓦等簡單材料築成。因為,國民政府遷台初期的反攻大陸整體意識,僅將台灣視為暫時的避難處,當時多數人沒料想會在此居住一輩子。也因為沒有久居的時代脈絡,在共有互助精神或是上司口頭允諾增建後,政府默許搭蓋行為,因此,以日式平房為基底,居民紛紛沿著牆裡或沿著牆邊搭蓋、擴展。

華光社區的轉變與當時台北市息息相關,隨著周邊環境的發展,華光社區的變化也是受到外部變化所致。依居民指出,日據時期的華光社區原先是一片沼澤,外面還有護城河。民國以後政府因襲將之作為台北看守所,附近周邊皆是稻田。至於看守所的搬遷,則因為當時周邊已漸漸繁榮,政府也打算在舊名為營邊段的中正紀念堂提出台北第二商業中心計畫。在經歷時代轉變,周圍高樓大廈的建起,華光社區的更新發展延宕,發展對比下更顯強烈。
这一区域上有着独特的建筑与文化 ,并留有当日台北监狱的旧墙;成为了不少镜头瞄准的地方。所谓的“都市更新”,是在台湾才学会的词语。在这样相对正面的表述之下,却让人找到了(这才是)后现代的乡愁。

    日常生活

虽然去之前就有无数人向我推荐台湾小吃,可惜在台北的时候,我却首先被各种甜食迷到晕头转向。奶茶,黑糖冰,蜂蜜苦瓜汁,各色甜到要死的水果,直到最后被711的沙士冰俘虏。


作为一名花布爱好者,专门用了早上的时间去了迪化街的永乐布市。所谓的台湾花布,按照“大台湾百科全书”的说法,实际上最为人所熟悉的红牡丹是北部的客家花布。相对而言,南部客家人更多的是以蓝染技术而闻名。而在永乐布市,不仅有花色繁多的客家花布,素雅的日本布也不少。

另外,在永乐布市之外,走到大稻埕的一路上,还有不少看起来有些年纪的布店;价格一般并不高于永乐布市。我最喜欢的一块花布,就是在布市中缺货,却在路上意外发现的。



1. 淡水

关于台北这个城市,长期的印象都来自小说。始于琼瑶,然后是白先勇,再到朱家姐妹。
从文学中接受的知识,多少都有些时空错乱。那个70、80年代的台北,既是过去,也是外国。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在淡水捷运站下车,坐红26路公交车去看真理大学和红毛城。

 
真理大学标志性的礼拜堂是19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无人的红楼中,映着傍晚的阳光。



研究建成于17世纪中叶的红毛城,已经成为了展示台湾历史与当地文史资料的场所。


晚上回去以后在淡水老街乱逛,沿着山坡爬上去以后看到的才是当地人在门外乘凉的住宅。一路走下去,阿忠哥镜头里那个安静的淡水好像还是一直没有看到。

红毛城下来就可以到一条沿海的步道,只是为了赶上快要凋零的夕阳,只能想象一下淡水灯塔的样子了。


 

继续坐红26路到渔人码头,天空只剩下两抹红色。




最后,在楼下的生活工场居然找到了我自己…



2、野柳

早上从淡水捷运站出发,坐上1262路公交车去野柳。一路上经过了三芝,金山。
坐公交车的好处在于,可以停留在那些不是风景区的村镇,看到了商店与集市。


尤其到了十八王公一段,已经能够看到海了。路上车辆不多,正是北海岸的好风光。



在野柳玩了三个小时,晒到脸和肩膀都发红。看云,看海,看贝壳,看漂流木,看风化岩石。
如果再有两个小时,我想我一定可以如愿走完野柳岬,顺便找到野柳灯塔了。
谁说台湾风景无足观最好的风景就是人的?(只说后半句的文章看起来就和谐多了对不对?)




这就是,我在野柳。


3、阳明山

把行李寄存在台北车站,坐上260路公交车,一路坐上阳明山。
在山上走了三个小时,从小油坑走到文化大学。看到了松鼠、温泉与大型蕨类植物,听了一路不知名的鸟叫蝉鸣。




从文化下山,看了一路美军宿舍群。爱富一街上的房屋大多无人居住,安静的院墙上,榕树的须根向内生长。





然后,就带著满脑子关于这个城市的美好回忆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