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0, 2014

2013年听音记:活在八十年代。

不管大家怎么猛力吐槽的春节,就连旧历年,都就这么的过去了。

我吗,只觉得,唉,每年的文艺一年记,已经成为我生活的动力──动力到我每看完一本书,听到一张碟,都会忍不住想想今年的数据刷到了什么程度,它是否会进入我每年的推荐行列。说真的,这也很自励啊。但是,我也懒懒散散的,至今仍然没有写完。

这一年一直生活在魔都,几乎不入中环范围。所以──也就如此吧。些些微微的回忆,也都写过了。所以年末就变得很无聊了。或者我应该再去把《生活在别处》看一次。

所以,好吧,这次一定要把关于2013年的一切都写完了。
豆瓣音乐的年度回顾已经出来了。今年仍然是乱七八糟的听了很多碟,没有看过一次现场,所以…好吧,十张推荐的碟是这样的:(每张碟均有试听;以及,因为仍然强烈依赖虾米网所以干脆做了一个虾米精选碟,想听的同学请戳这里。)

1、林生祥,我庄,2013



要知道我在很长一段时间看到“乡”、“农、“村“、“庄”这几个字就很想死[不要问我为什么],足见这张碟真的很好听。林生祥已经不再是某一种风格的演绎,而成就了丰富、有趣和富于生命力的音乐。(乐评太多了,不过那首“阿钦选县长”,真是让人惊异于原来音乐竟然能够表达这样一篇讽刺文的内容。)

遥想一下“我等就来唱山歌”的时代,几乎都十年了吧。原来人是真的可以有进步的~但是他们好像去过P大数次而我竟然都没有赶上一场──正好应了下一个标题!

2、苏芮,搭错车,1983



偶然翻到这张碟的时候真是被制作团队闪瞎:陈志远、梁弘志、李寿全、罗大佑,…整张碟听下来都十分合意,好听,又配合得刚刚好。──那也正是流行乐最好的时光吧。我忙着将各种青涩回忆落实到那真真切切的八十年代:原来罗大佑那首“情到深处人孤独”是在这里的;原来升哥翻唱的那首“想起初相见,似地转天旋”是在这里的(在同一张碟的另一首歌中,他更感叹“是怎样多情的人啊,能够写出如此缠绵的话语”…)

必须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同样闪亮,比较全面的介绍请戳此处。要我看开片那个酒瓶的场景再加上闪出徐克和杜可风的名字就够耀眼了。不过就我而言,电影总的来说比较平淡──更诚实的说就是肉麻吧,大概是吴念真的关系。(笑)


3、潘越云,胭脂北投,1983



虽然很爱潘越云的音色,但是让我听上一整张情啊爱啊的歌曲,真的压力很大…

后来我才意识到,整张碟的“胭脂”都带有着欢场女子的旧时代气息。哇,感觉果然不同了。欢场女子(尤其是这么历史悠久扬名中外的欢场)无奈而绝望的表达“我要”,立刻与小情小爱的索求区别开了…想象一下这种“知其不可而为”的场景吧;如果是小儿女之间对着“沉默的你”唱啊唱只会让人觉得烦得想死吧…

关于为何胭脂而北投,just google "北投 红灯区"。今我国人动不动就说时代杂志封面什么的,也不妨回头去看看。

4、罗大佑,告別的年代,1989



(这一年真的又听了很多罗大佑啊…)

每次听那首“沉默的表示”,我都会想起Sting的那首“They Dance alone”。[这首早两年的歌曲是为智利失踪的异见人士而作]。看来只要把沉默的恋人变成“千百个沉默的人”境界马上就不一样了。朱子说要“大着心肠”,果然不是骗人的~

只是,“为何梦中清清楚楚的我看到的你,简直像看到的我自己。”──这真的是情歌吗?

5、达明一派,意難平,1989



可笑的是,我并没有像很多同龄人一样在听Beyond的年龄也开始听达明;那时的感觉是:太奢靡了…而这张碟,堪称华丽之作了,而天花乱坠又是那么丰富平正;果然不是年轻时能理解的。

今年特别着迷于“爱在瘟疫蔓延时”的这个意象。这其中的种种情结,《荒人手记》中早就写够了。性别/政治固然是够时髦的议题,不过数年后达叔的另一张碟直接开篇“打过来啦”,更直接地兵荒马乱着了。“做不了主的恋人”中满满一派倾城之恋式的情韵(“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另一首又直接唱着“紫荆花与牡丹花,哪个会更高”──终究还是爱达叔比较多。

最后再推荐一首也很兵荒马乱的情歌:





6、Pink Floyd, Wish You were Here, 1975




当年说来惭愧,当年不太喜欢Pink Floyd, 也是因为“太华丽”。子曰质胜文则野,足见我确实很不专业。

所以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居然是在李志在“愚公移山”的现场。那天李BB俨然巨星式的演出,还是让我没有忘记开场前那张CD中的这首歌,然后,然后我才去找来听了。然后然后,反反复复听了这首歌好多好多次,某一天才突然想起又找到这张碟。

据说这张献给Syd Barrett的碟即将录制完成时,他曾经路过;而今天,今天只差一点,我没有抓住惨淡天空中那一轮落日。

7、Pulp, Different Class, 1995



对于英伦并没有特别的热爱,不过在听过那首著名的Common People(歌词及翻译请戳此处)之后,才开始找来这张碟听。作为Pulp的最著名之作,这张碟虽然来自1995,但整个乐队的风格和感觉(?)仍然都十分的八十年代:深受电子乐和舞曲的影响;我个人认为“光怪陆离”这个词非常合适。

All these common people...

8、Acid Mothers Temple & The Melting Paraiso U.F.O., Magical Power from Mars, 2003


我常常自己在家被酸母寺吓到这种事我会随便说吗…所以今年河端一先生到魔都,我没有去看的一个原因就是──回家的路上不会被飞碟虏走吗?

因为Curiosity在foursquare的打卡(玩foursquare的同学请戳这里虽然好像有点问题)今年又想起了好多Mars的幻梦啊(更别提那个十分可疑但着实振奋人心的火星殖民计划),同时推荐一个来自NASA的视频(真的听到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in outer space真是让人感动到哭啊):



9、ゆらゆら帝国, ゆらゆら帝国のめまい, 2003



这张碟和这个乐队全无了解,只能说非常可爱而难忘的小民谣。

顺便推荐一首(无关只是都是日本而已);康本雅子的舞蹈和Asa-chang&junray都很赞。



这部电影それから(其后), 有极美的女主角和音乐;虽然对于电影并无大大兴趣。──因此还专门去把夏目漱石的三部曲找来看,仍然说不上喜欢。同时代比同地域更加接近,信焉。而那个年代,我实在很难简单的说喜欢。我心中的夏目漱石,分明还是小时候看《我是猫》那个辛辣有趣的腹黑大叔,这样犹豫纠结的小知识分子总让我感觉有点路人啊…(坏品味无误)

当男主角终于鼓起勇气向已婚的女主角吐露爱意,女主角流着泪说:真残酷啊… 整个旋律,干净到好像春雨树枝掉下的水滴。据说这一段主旋律今年又被用到了“一代宗师”;忍不住刻薄一句,章子怡完全不适合这种Totally Harmless的感觉啊。

────

这个题目来自赵老大的一张碟。今年真的一个现场都没有去,不过听一位朋友说起在某个现场看到赵老大;这大概是我对于北京夜生活的最后怀念了:
记得赵老大曾经的那句话:“我一生热爱漂亮女人,痴情于不敢面对、不敢亵渎的漂亮女人,然而我自己却从没漂亮过,从没漂亮过一次。 ”这句话,被我常年放在北大BBS的签名档,以致常常被人搞错性别。如今想起那些话,那些歌,想起有幸听过一次的赵老大打鼓,我只能说:

一个不把自己喝垮的化学老师不是一个好的民歌手!

好吧,2014你好。


Tuesday, February 4, 2014

3. Kilimanjaro Climbing: 1st Day in the Forest

前情:

2. From Shanghai to Moshi

3. Kilimanjaro Climbing: 1st Day in the Forest


我保证这是我最后一次愤世嫉俗…
以及后来我才意识到,我听到的鼓点声不过是客栈酒吧的音乐而已。──你知道我对非洲有多少想象了!

六点就兴奋的起床,七点跑去吃早饭,却发现整个客栈空无一人;继续玩手机到快到八点,终于有睡眼惺忪的waiter开始摆放早餐。急急忙忙的吞下咖啡和面包,然后意识到我们的联络人大概是不会真的在约好的八点来接我们的。对了,这是“东非时间”。

[旅行书中常常提醒我们不要挑剔“东非时间”,事实上这也是让当年的传教士在中国头疼不已的问题。然而我逐渐意识到,在这种机械的时间观之下看起来不守时的当地人,却能够达成一种“对,你可以迟到…没关系,我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的默契。所以,同样被传教士鄙视过“不守时的中国人”,对此应该很理解才对。入国问禁,入乡随俗;我开始对旅游书上的那些的“DO NOT”感到浓厚的兴趣。事实上,就我的经验而论,只要遵照当地人的指示,从来没有遇到过一次误点的遗憾──这难道不才是最重要的事吗?]

于是我悠闲的享用完早饭,又坐在院落里刷twitter和instagram(嗯,社交化生存),突然一位正在清扫落叶的客栈工人招手叫我们出去:你们是不是要去Marangu route,看!

哇!客栈背后,赫然就是白雪皑皑的山顶了!


9点的时候车终于来了。和我们的向导握手,然后把行李和自己扔上车。我们的客栈本来就在Moshi-Marangu的路上,这一路又拉上队员若干──我知道一个登山团队是包括向导、厨师和挑夫若干的,但突然面对这么多陌生人真是让人手足无措。到达Marangu的大门,将大件行李交给挑夫(挑夫和游客不在同一线路),然后和向导去办登山的登记手续──大概排队等待近一个小时,Marangu Route的拥挤程度可见一斑。不过还好这时我发现我的水壶被扔进了挑夫的超级大口袋,于是又跑去门口的小杂货店租了一个水壶。总之就是这样一片混乱中我背上这次唯一认真选购的装备──我的超轻小背包;拿着租来的登山杖──生平第一次使用;就这样开始了我的Marangu Route。

很多人都好奇,我这样一个从小体育不及格,怎么看都是缺乏锻炼的人,为什么会贸贸然的选择了攀登乞力马扎罗山。当然,除了对于海岛、游猎这些东非游经典项目的疑惑,以及“仁者乐山”的吸引力之外(甚至连Meru Mt.我都很有兴趣),我的逻辑是这样的:

大前提:乞力马扎罗山是唯一一座非专业登山人士可以攀登的高山。
小前提:我是非专业登山人士。
结论:我可以攀登乞力马扎罗山。

你看完全符合形式逻辑对不对!

第一天的路程如下:

Marangu Gate 1980m Alt. – Mandara Huts 2700m Alt.
Distance: 12 km

这一段路程几乎都是在森林中的穿行,所以并不难走;沿路的风景也非常新鲜。



但是作为一名毫无经验的非专业登山爱好者,我愚蠢地将所有的衣物放在大包,而将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塞进了随身的小包。结果就是随身的轻便小包反而重的要死。出发前我们的向导Enock就怀疑地问:你确定你背得动吗?事实上,大概在行走了一两个小时以后,我就已经气喘吁吁狼狈不堪了。还好午饭后,Enock赶上了我们,并且信守承诺的帮我背上这个不科学分装的背包。(从此以后我唯一背的东西就是相机了,没错我就是这么渣…)

所以,这是我在山上唯一的一张背包照,身旁是我们的Assitant Guide- Mtey.



然后我才有心情来欣赏和拍照。密密的森林中,散布着的各色植物与菌类:


而这种小小的凤仙花,竟然是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不可放过的标志。当我只是被那耀眼的红色吸引的时候,Mtey特别提醒我,这是山上三种特有植物之一(事实上,在每位成功登顶的游客领到的登顶证书上,也有它的身影):Impatiens Kilimanjari:


拖着长长尾巴的Blue Monkey常常在树间掠过。一位走过Rongai Route的Instagramer羡慕地说,我们怎么都没有看到野生动物。唔,其实这只是我的Tanzania Goodluck的一部分呢。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编号,这也只是无数挺拔、茂密,缠绕着各种藤蔓植物的大树中的一棵,但是有了名字,看起来就是要特别很多啊~



又走了大概三个小时,从密林中赫然转入了一片平缓的草坡。这就是Mandara Huts,明朗得好像天堂一样。



第一天的路程至此结束,我全然忘记了自己背包时的狼狈,连声高呼Easy。然后就忙不迭的找了一处坐下,休息双脚,顺便欣赏营地的风景。向导还在忙着帮我们做登记。我试图去想象了一下曾经还有可口可乐卖的营地是何等景象(That's why Marangu Route called Coca-Cola Route); Anyway,看起来仍然是天堂一样的美景啊!



正经八百地喝了一个下午茶──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们的Team还有一个Waiter;接下来就是今天最后的余兴节目了:Maundi Crater Rim.


而走出营地还有一个更大的惊喜:Black and White Colobus, 就在营地的后面哦!


这一片小小的草坡的边缘又进入了灌木丛林。更奇特的是,这些灌木披带着胡须一样的松萝(Usnea Barbata),更形象的名字则是Old man Beard. 整个山林在逐渐到来的黄昏中,不知怎么的有一种神秘诡异的气息,好像霍格沃茨…





沿着山坡缓步上行,赫然便来到了Crater Rim──因为准备太不充分,回来翻字典才明白Crater是火山口的意思。这张图已经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种碗一样的山体结构:



这时黄昏的雾气渐渐蒸腾,远远仍然可以看到游客三三两两的走入碗中。


在这样奇妙的山景中走出来,再沿着暮光和看上去柔软得如同绒线的草丛灌木走回Mandara Huts.



这一段路程耗时不到一小时;上山的第一天就这样完美结束。
享用了一顿对于“爬山”显得过于丰盛和正式的晚餐──对,我们真的有一个Waiter,而且还有漂亮和醒目的桌布;在山上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繁星和隐隐可辨的银河──但是南半球的星空有什么不同吗?大概八点的时候,我就钻入小木屋和睡袋美美睡去──似乎毫不费力的就回到了日落而息的生活。曾经在攻略中看到有人提醒带上足够的头灯电池和书籍应对长夜漫漫──唉,你们文明人,真的很麻烦!

后续:
4. Kilimanjaro Climbing: 2nd Day with the "Crazy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