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6, 2021

2020年听音记

真正现场听过又买了碟的就是五条人了,2019年12月8日@RealLive,xm

(这篇文章拖到了2021年的圣诞节,还忘了贴出来。真是太可怕了!)

又隔了几乎一年,2020年变得更加模糊了起来。在疫病流行的时代,音乐现场变得尤其奢侈。中间倒是看了一场杭盖;……不提也罢。

因为柏林爱乐数字音乐厅的疫情优惠,开始在古典音乐世界中的苦苦跋涉。顺便一推他们的app,实在太好用了!
照例推荐十张值得反复聆听的专辑。
  1. 继续是关于非洲的一首歌。
Rough Guide / 2006
1950至80年代的西非之音。一点点加纳的Highlife,一点点塞内加尔的都市爵士, Afro-beat相似度高但也普遍不差。又及,原来这个West African也不是随便说说的。第一首歌“Ghana-Guinee-Mali”。这三个国家正是1958-1963年作为“Union of African States”短暂存在的。E.T. Mensah这首经典的歌曲讲述了1960年代初非洲联合的希望。当时西非泛非主义的领导人:加纳的恩格鲁玛,几内亚的塞古杜尔以及马里的Modibo Keita组成了非洲国家联盟。 联盟随着1962年几内亚倾向美国援助而宣告破裂。

2、民谣乎乡村乎
Bob Dylan Johnny Cash / 2019/ Sony Legacy
Bob Dylan 这一系列bootleg都是很珍贵的录音,不过这一张是因为Wanted man才找来的。这一版录音中Dylan和Cash合作,非常地放飞自我;忘词的时候补上一句:wanted man ...in history. 油管上这首wanted man的官方视频,很有早期西部片的味道;铁路、公路,通缉犯,值得一看。
顺便补充一个小知识:1968年尼克松赢得选举之后,不仅大大称赞了南方可靠的保守选民,甚至誉其为真正的美国人,因此,尼克松也转而拥抱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The Atlantic有一篇关于身份复杂的Citizen Cash,对于这一问题有所关注)

3、越来越流行的“中国民谣”(这个引号不能省略)
五條人 / 2018/ 好有感覺音樂
茂涛给人一种严打幸存者的错觉;让我想起夏天凌晨到达的广州车展,无数人带着竹席席地而眠,南方人硬核起来也是相当凶狠的。有这个RNR的底子在,土味情歌也可爱了起来呢。
有一段时间看过一些综艺节目“吐槽大会”,也赶上了五条人的出现,但那尴尬劲儿,只让人觉得——谋生不易。以后也要小心继续做乐迷了。

4、继续ECM
Francois Couturier / 2006/ ECM Records
非常耐听!听到第十遍的时候不得不改打五星了。虽然并不那么塔科夫斯基(北欧版?),但如果从音乐本身来说,也都算是一种雕刻时光了。

Rolling Stones / 1971/ Virgin Records
除去封面的“摇滚感”,其实这张碟更像是直接承袭披头士之前的布鲁斯传统,所以放在70年代多少有些奇怪。但其精彩程度恰恰因此更甚。
立志补全各种摇滚经典好多年了,这又是一个开始。

Philip Glass / 1999 /Wea International
堪称神作,字面意义的。当代人的人类学音乐,技术流的灵魂出窍。

Duke Ellington / 1989/ Atlantic UK
因为村上春树找来Star-Crossed Lovers听,还是没耐心读完(虽然大狗狗先生说很好。这个词来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的开幕诗: From forth the fatal loins of these two foes. A pair of star-cross'd lovers take their life

舌头乐队 / 2020/ Self-release
杀鸡待客和子宫还有点力度;甘南的屋檐下歌词不错但过分悲情(强行插入宋雨喆),总的来说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尴尬。同意某一条短评,可以说是“盘古化”但也他妈太!长!了!即使有着各种缺点(歌词大部分都尬到不行),但作为一支老摇滚乐队,舌头表达出来是生命力仍然令人惊叹。

Sviatoslav Richter / 2008/ Parnassus
里特尔1963年在莱比锡。关于30、31、32三首钢琴奏鸣曲,特别值得反复聆听。

Ashkenazy,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1997/ Decca
怪不得觉得回忆部分有种不太好琢磨的情绪,真该找《证言》来读了。(无关)大概真的到了学习苏联经验时期,比如一位得了善终的科学家彼时在学习受到革命洗礼的牛顿:“过分的赞扬要比恰当的批评保险得多”;谨慎做人啊各位春天再见!

Tuesday, December 21, 2021

2020年观影记。

 

因为过去得太久也就看出来了,当我们以为事情足够坏的时候,其实真不算最坏。这在去年的观影记录中大概最为明显。那最后(虽然片子很一般的)“We are the one”的呼唤,那对于“回归正常”的期待;如今呢,这叫“新常态”。

2020年总共看了75部电影、舞剧、舞台剧……感谢Bolshoi Theater,National Theater 及其他线上影展。在那个春天真的是救命稻草。但,即使如此的一年还是有17部是在电影院看的。如果再加上陶身体剧场以及去上海看的“呐喊与回响——爱德华·蒙克版画及油画展”(2020冈德森收藏),这一年还是可以的。


居然不坏,还不可怕?

特别提及以下十部。


1、“斯巴达克斯”
【新冠记忆】2020.04.20 online premier @ Bolshoi
最早开始全球免费观看的是莫斯科大剧院,虽然只有24小时的观赏时间,但对于舞台体验而言仍然相当棒。歌剧如“沙皇的新娘”、“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等都是难得欣赏到的佳作,至于芭蕾舞剧更不消说,像“强盗的女儿”这么无聊的剧情,都能因为四位首席的豪华阵容看到兴高采烈。
最爱还是给芭蕾舞剧“斯巴达克斯”。之前就很欣赏哈恰图良的斯巴达克斯,这次看到舞剧更加喜欢了。比较之下,感觉自己高估了“红色娘子军”;在以芭蕾表现痛苦斗争和沉沦方面斯巴达克斯早就走在了前面。其中以拉丁风格来展现古罗马的穷奢极欲也是非常赞的。

2、 第十二夜 / National Theatre Live: Twelfth Night
另一件美好的新冠记忆则是来自NTlive@YouTube 非常棒的改编!尤其里面的歌都好听得要死了(原来莎士比亚可以当民谣歌手啊),读不明白的台词也是笑点满满。莎士比亚就该这么看啊!想给NT捐钱!另外几个现代版的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瘋子、情人和詩人,都是幻想的產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那个深肤色的埃及荡妇”)

以上两组新冠时期的免费资源,都非常国家化(如果再加上柏林爱乐赠送的礼券)。莫斯科大剧院固然有着沙俄-苏联-俄罗斯时代几乎用之不竭的资源;英国国家剧院演出剧目既有现代版的莎士比亚、性别转换的“金银岛”,到当代英剧明星加盟的“弗兰肯斯坦”,也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既感动,又(毫无必要的)悲哀。
 

3、气球(2019)
见缝插针的影院记忆。就“在电影院让人晕车”而言可排第一,但感觉万玛才旦仍然是在被墨镜王带歪的路上。风景、光阴、色调美则美矣,有伤灵魂。故事整个基调不错,但挖掘和表达都有欠缺;再美下去实在有失诚恳;尤其两位女主角表演俱佳但角色本身都有些立不住的地方。最后来点诛心之论:青海湖、觉姆、葬礼和转世,异族人的性欲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真是一整套中国藏区风情图了;实在有点食之无味。
但时过境迁来看,相比起“地久天长”这样的投机之作,能够诚恳地表达出国家政策之下女性所获得的选择,甚至不妨作为一种抗争武器,到三胎时代(乃至整个世界右转的背景之下)似乎又有了些值得的敬意。

4、兒子的大玩偶(1983)
又是新冠时期的台湾电影线上展映 。完全是一个惊喜!三个黄春明的短篇水平均衡,画面质朴稳重,氛围清新而不乏讽刺,真个乐而不淫;叙事上稍微生硬但也也很切合时代感,几乎不构成缺点。必须得说黄春明也太强了,不愧是台湾文学第一人,虽然还没读文字但题材的稳准狠绝对秒杀风花雪月壮美山河的一干人,也有点理解当年的普罗文学为何能风靡一时了。【ps.:高压锅爆炸小组的同学就别看第二个故事了】

5、盲琴师 / Ikar. Legenda Mietka Kosza(2019)
2020年金鸡国际影展。以音乐片来说非常赞。爵士乐与非线性时间的叙述,突出细微的感官体验,音乐与色彩的关系也很能使人联想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等抽象绘画背后那最最真实的感受。尤其乐曲表现非常完整,面见Evans那场戏真是让人起鸡皮疙瘩。或许真是不可兼美,另一面也希望能有点70年代的波兰与世界爵士乐的关系;背后的时代和社会基本上不可见。总之选择在首肯“我很快乐”的时候死去,这才是真正的浮士德精神吧。

———— 以下均是线上一般观影;日常的那种————

6、小亚细亚往事 / Bir Zamanlar Anadolu'da(2011)
迄今最爱的锡兰。夜间一时恍若“资产阶级审慎趣味”的突厥版,一直行走在艾肯达坂一般的景色中。昼间却在一刻不停地案件中揭露出另一曲惊心动魄的长恨歌。在让沉默变得更为沉默的对白中,是每个人面对现世的无所适从而不得不去做的抉择;神性只在某一个瞬间闪现。复仇是好的,而活着的人将不得不继续活着。完美。还好我已经不相信这种启示。

7、 罗塞塔 / Rosetta(1999)
原来达内兄弟本来就是激进纪录片拍摄者起家,本片风格和内核非常统一,观之愉悦。尤其前段时间The Atlantic上一篇文章说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只谈identity却避而不提背后更大的问题,比如class和economy,相比之下这部电影可以说相当的正统激进了。活力十足的罗塞塔在母女和性别的问题中固执地追寻着正经的工作和真实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法式残酷青春吧!

8、四月三周两天 / 4 luni, 3 săptămâni și 2 zile (2007)
非常完整、严谨、富于美感,并且痛。叙事能力一流。Otilia全力以赴的帮助既是一种同类的惺惺相惜,也是在这个体制之下对于自我命运极大的不确定感与悲哀。以这样一个非亲历者的视角,巧妙的避开了核心冲突(当事人根本无暇顾及),又让观众有更切近地代入感。Again,在现今世界(不是说国家),终止妊娠(甚至并不倾向于使用“堕胎”一次)的权力是基本人权;对此拒绝讨论。而此作的意义仍然金光闪闪,无法超越。
ps., 罗马尼亚是社会主义国家中比较少见对此加以了明确限制的例子。

9、无主之地 / Ničija zemlja(2001)
在见识过了国内近几年对于战争题材的迎头赶上之后急需一部正常的战争片;这个毫不讨喜、平铺直叙的故事真是让人一本满足。简洁、现实而荒诞,基本上像是个舞台剧的+1版,但却囊括了冷战后战争的全部主题。特别是联想到拉伯雷那热情奔放的消化系统,不够“西方”而足够“当代”的这一坨大不了的便真是让人唏嘘啊。

10、黄子华栋笃笑之金盆𠺘口(2019)
等了快两年终于有了字幕版。除了过去了“面斥不雅”的黄金时代,我们也告别了字幕组的时代。子华仍然够犀利,够深刻,但这个时代,“你们还是不鼓掌我比较放心一些”;可堪一叹。最后,终场秀居然结束在性道德的保守和虚伪似乎有点失落,但前面分明有一句“就算这些年在政制上毫无进步——”得了,这么一回首,从娱乐圈血肉史至今,真是一场“幻海奇情”啊。又,翻到一篇报道,说香港这五十年来的繁荣,又何尝不是一场幻海奇情呢。真正解人。



 

Friday, August 13, 2021

呼吸。



前段时间有机会去山里,游了一次野泳。本来泳池里就是半吊子,到了真正的河流心虚得一逼。漂过来一片树叶都会胆怯,然后呼吸乱了节奏,很容易就呛水了。就算是在完全安全的水道,也会紧张而用力过猛。游了十多分钟,就当玩了,起来才觉得水臂酸痛。

后来回到泳池,突然回想起那时的感受,游了好好却有点panic attack,索性站在泳道中。后面的姑娘莫名其妙地划了过去。深呼吸几次,暗示自己“很安全”、“很安全”,终于又继续游了起来。
上学的时候有个很风趣的化学老师,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教我们如何闻试剂。轮到我的时候我表示:什么也没闻到呀。老师忿忿然:你的鼻子有问题!后来很久才意识到,一做那个动作我就会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当然什么也闻不到。
很多事情最终说来都是呼吸。游泳。太极拳。学拳的时候老师教完了套路说,要配合着自己的呼吸来决定节奏。切记闭气。也确实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练习,但仍然会发现,某个时候就会乱了呼吸,自然也就踉踉跄跄,破绽百出。
第一次看云门舞集的表演,就对其中结合了内家拳的舞蹈印象深刻。舞者沉着、规律的呼吸声即使在大剧场中都清晰可闻。在亚丁村,四千米海拔的村庄,当过兵的老丁头固执地要我们测量血氧值、练习腹式呼吸。在他的调教下,我果然看到了那一串海子,到达了五千米的垭口。后来需要长途跋涉的时候,也有想起他的教导,有意识地调整呼吸,耐力确实会增强许多。那么在这之前,那错误的呼吸是什么呢?

只有在学习到正确的呼吸方式时才明白自己以前有多么乱七八糟、错到离谱。连呼吸都是乱的,又有太多时候在不自觉地闭气。那只是一种不良认知——错觉。紧张、焦虑、恐惧、厌恶;也有狂喜。那瞬间屏住呼吸,但时间并不会停止。
乱了呼吸,忘了呼吸,听起来更像是情歌的歌词,足够香艳。但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
(特德姜写过一篇依靠氩气的钛生物的呼吸,很了不起。)
刹那的窒息、疼痛,有时候是高潮,但这些都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更像是一个存在主义的难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像是泥沼,正确的呼吸应该成为某种习惯。

Friday, February 12, 2021

2020年读书记。

今年读书不少(156本),好书不多(详见最后一条),隔离时代也不用多作辩解。循例记下十本值得推荐的书。

(除了关键词隐去,豆瓣用户可以直接戳豆瓣版查看图书条目)

 1、出家

张忌 / 中信出版集团 / 2016

张忌算是今年华文小说的特别惊喜。先读了他在《收获》上连载的《南货店》,(理论上的)第一部分堪称惊艳;简直怀疑是某位老作家的遗稿被发掘出来。非常地道的时代感和方言使用。可惜后半部分略弱。相比之下,更早的《出家》更喜欢一些。在世间感受的困苦与无常,在世外生出的野心与欲望,各种错位,各种荒谬;却是以最朴素的语言,最朴素的写法讲出来,结尾也恰到好处,令人回味。

2、The Old Man and the Sea

Ernest Hemingway / 【四川人民出版社,时间不明】

今年花了好些时间给海明威。但在读过他那些压缩饼干(我个人挺爱吃压缩饼干的所以完全不是贬义)一般的短篇小说之后,却再没想到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这样的。堪称完美,精神上老而弥坚语言上臻于化境,简直觉得海明威这一辈子可以说是“千古完人”了,甚至连被简化为“可消灭不可打败”的命运都在结尾游客那里戏谑地预见了一把。就是不知道打算把它拿来当青少年励志文学的人,怎么解释这个不断在哈瓦那外海梦见狮子的老人呢。

3、邻人之妻

[美] 盖伊·特立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8

堪称近年读过的最佳非虚构。从锁上房门拉上窗帘的自慰到半公开多偶制乌托邦小社区的尝试,从幻想的自由到出版的自由;就其反叛的反面而言反而极有力地表达和反思着异性单偶制的社会基础。毕竟,爱邻如己但不可贪恋他的妻子。就写作而言,结构引人入胜、语言洗练,几乎有传统史书的特点和优点。尤其最后一章作者悄然现身;对于任何怀疑过自己描述生活的兴趣over生活本身的人,最后一章和后记都绝对让人落泪。

4、在路上

[美] 杰克·凯鲁亚克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6

以文化计,如果这个译本没有删减,其中关于垮掉一派的冲击力远远不及嚎叫;以文学计,凯鲁亚克还算正统地继承了美国文学喋喋不休的传统(此处缺乏术语),据说他仔细研读过菲茨杰拉德,并力图摆脱沃尔夫的影响,真正“不假思索打字”的成分其实已经是进入了二稿以后;以思想计,奔向辽阔西部、底层劳动人民与真正的交流等等,甚至某种意义上还有点原教旨主义。最后一张去墨西哥倒是很可以令人会心一笑:我们在墨西哥嗨到宛如是喇嘛教的圣地拉萨。这种完全符号化的作品大概已经很难谈论了,但那种持续的喋喋不休,放松、舒适,慵懒而愉悦,那不是大麻,那是语言。

5、欲望号街车

[美] 田纳西·威廉斯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1

虽然闻名已久,但还是因为NL live的表现才去找的剧本,果然是杰作!顺便再读威廉斯的小说,也是感情充沛、敏锐,华丽而不过度,令人愉悦。特别要说,任是那句I have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多么动人,还是厌恶把Blanche作为被害人的解读。反倒有点倾向于把它看成乱世佳人的续篇,想都觉得费雯丽简直不能再适合这个角色(比安娜)。最后比较好奇中国的译本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社会科学家们应该也非常欣赏T.W大量的社会隐喻,

6、苏联时期的伟大科学

[美]阿里克谢.卡捷夫尼科夫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

如果看过TBBT的同学会记得剧中唯一一个堪称击败过Sheldon的除了女科学家Leslie,就是一位来自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的前苏联物理学家。除去政治正确,前苏联的理论物理成就确实非常强大。这还真是一个问题(至少至今仍然是。)里面很多细节非常聪明,也非常感人,中文版的标题和前序后跋也很好地掩饰了其中的批判意味,而作者在英文世界中需要面对的则是另一个问题:“如果需要抛弃一些意识形态偏见那就抛弃吧”。为这种左右为难加一颗星。还有就是结尾要写得漂亮:“苏联的文化经验是一个更加持久的符号其许多方面已经通过借鉴、掩盖、否定等方式转变为现代生活的种种特点。”

7、幸福过了头

艾丽丝·门罗 / 译林出版社 / 2013

一月开始读了一大半觉得值得捧着书读,怎么也等不到图书馆开门,只好又把电子书读完。门罗的小说零零星星的读过,集子这还是第一部。

堪称短篇小说写作技艺与情节吸引力的完美结合,人人生命中惊心动魄的月之暗面。同名作非常的波澜壮阔,但个人最喜欢《脸》。残酷、血腥,是时候告诉你了。他们说,谁能想象到一个孩子会有那么深刻的感情。

8、控制论革命者 : 阿连德时代智利的技术与政治

[美] 伊登·梅迪纳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0

与前面苏联时代的理论物理学有类似的地方,这个故事则是阿连德时代的智利,对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参与政治治理的一次尝试。激动心灵而发人深省,都是宛如平行宇宙一般的奇幻历史!

9、夏日(精装典藏版)

J.M.库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17

把自己做成一个文本的诚恳感让我实在不忍心用‘“聪明”甚至“狡猾”的评语,但这种对于叙述个体历史可能性的尝试确实会给人智识上的极大快感。但是,前三个蠢女人的(或许不成功的)叙述简直是我阅读库切面临最大的挑战(这么说的时候为什么译者和短评选取的原文都是出自前半段就很有意思了);以及(作者自己也点明了意义的)称谓转换【“我们都知道你说的‘他’就是‘我’”】所试图展示的“客观性”实际上只让我觉得“也太自恋了吧喂!”

这是一本让人并不愉快、也不喜欢,却不能忘记的小说。

10、亦舒的书

为了平复心情、忘却痛苦、消磨时间……总之今年是读亦舒的好时机;所以也必须略带惭愧地承认今年花了很多时间在言情小说上。

但也不仅仅是言情。以香港为中心的故事,从鸦片战争,讲到抗战、讲到六七暴动,讲到廉政公署,讲到中英联合声明,讲到六四,讲到1997,……真正流金岁月,幻海奇情。

今年也是怀旧(平静地、白头宫女话天宝地)的好时机。

Thursday, February 11, 2021

记2020年。(上)




——或许会被记得很久,但其实年初的很多事也忘了。

一月。

还得说口罩。

这个故事只有一种讲法。

虽然年底似乎就在朋友圈里看到武汉的朋友提醒某种类SARS病毒的存在,但实在没有注意。直到20号当夜,某个微信群里的讨论,让我突然有了点紧张感,连夜网购了大概三百个口罩。当然有两百多个都没有发货、最后退款了;只有不知道哪个账号买下的几十个寄给爸妈的医用口罩,居然成功发货,大概算是近年来买得最成功的年货了。

而这个微信群的存在,恰缘于2019年国庆期间豆瓣网站被迫停摆——我将其称之为“大静默”。这一期间豆友们为了不致失去联系,纷纷转向别的渠道,微信群也是其中一种。所以这种因缘,还真是难说。

第二天出门,药店已经买不到普通的外科口罩了,N95口罩大约要25元,我象征性地买了4个。没想到整个上半年,我都是靠着这四个口罩壮胆的,再加上朋友的资助、后来的摇号、分发等等,也就这么过去了。等我真的自己掏钱再买口罩,夏天都快要过去了,是忘了带却又需要乘公交车,只好在便利店买上一打。一个极短期的沧海桑田。

回想起十几年前的SARS,那时候还在读大学,完全不以为意。正逢刘咸炘《推十书》的影印本出版,在系上张贴了广告,不到百元三大册,还专门坐着公交车去了春熙路。罕见那么冷清的春熙路。时隔一年《南方周末》推出小汤山周年祭,细细读完全身冷汗,才知道彼时经历的是一次罕见的疫病。后来到了北京,听同学说起那时候北京学生不让离校,打电话回家竟有了生离死别之感。

回想起这些事情也不容易,且要保持情绪,说服父母千万重视,但又不可过分紧张。也不容易。据说这段时间各种家庭矛盾层出不穷,但也有人因此而确认了至爱亲朋,都不出奇,毕竟事关生死。

但因为春节,冰箱本来就塞得满满的;所在的城市一直是低风险,连抢菜都没有经历。这一次大概我还是局外人。
 
全都是风 @1958LosersClub  
除夕晚上九點半,最適合出門扔垃圾順便遛彎兒消食。有的人家在放吵吵鬧鬧的春晚,有的人家在放吵吵鬧鬧的古裝劇,有人還在給家人打電話:“對,本來的圍爐也取消了。”有人從聚會的親友家回來,有孤獨的老頭看報、跑步,或者和我一樣扔垃圾。海邊還有兩三對遊客,有人偷偷在放煙花。
10:08 PM · Jan 24, 2020

二月。

也许对于所有人来说二月都是最难过的。尤其二月七日。

全都是风 @1958LosersClub
还好你们都在哭,这样就没有人能看出来我在哭了。
7:06 AM · Feb 7, 2020

可是还活着,身边、关切的人也都活着,总得练习一些继续生存的技巧。对了,只有一位身在武汉,一直默默关注着的博主,发布了一条“诸君,我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流着眼泪打赏。当然,后来证明只是虚惊一场,成为了圈内一个著名的笑话。当然,这都是后话。


浑浑噩噩很多日子,都想不起来了。

三月。

吸獭得永生。
不知道其他人的秘诀是什么,靠着言情小说和可爱动物图片最难的时候也过来了。

谁能想到2020年的世界会是这样的呢?其实我非不习惯在家隔离的生活,但也享受着各个文化机构因为疫情提供的免费服务。感谢柏林爱乐、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国家剧院。在莫斯科时间看“沙皇的新娘”,有韩国网友留言说东亚已经是深夜了;我想说我也是以及,符拉迪沃斯托克也是。不能旅行的时代我们只能感受……时差。

但最贴心的还是英国国家剧院。莎士比亚、简爱、金银岛、欲望号街车……听不懂英语没关系,有字幕和资料包,并且给你七天的观赏期,足够把原著翻完再来看。有种重回学生时代的感觉。于是就这样重启,生活。

真的想不太起来如何。整个不平常的2020年,至少一半的时间都是不正常的。但就这样还是留下了一堆美好的记忆,长了一身横肉,可以说相当没有心肝了。

全都是风 @1958LosersClub
不要回头,很多神话都是一个意思,不要往回看,香卤肥肠和冷吃兔在前方等着你!1:35 AM · Jun 12,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