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0, 2012

2012年。漫步在台南。

当我在士林夜市的地摊上捞起两件背心,豪气万丈的决定在没看到行李的状况下奔赴花莲时,电视上的新闻开始接连播出苏拉台风即将登陆的消息。

再见了,清水断崖;再见了,锥麓古道!
 (写的时候看公园网站才发现,那几条看起来轻松愉快的景观步道都损毁严重,倒是锥麓古道尚在开放。)

一、安平与台南府

关于台南,知道的第一件事居然就是:安平树屋。
事实上,这个案子连同蓝晒图,都是我在台南相当欣赏的建筑。只可惜当时不知道这位刘国沧先生还有一个「安平舢舨碼頭漁民倉庫」,没有去看到。

这座房屋本为德记洋行的仓库。据说,砌墙的红砖有所取自荷兰时期的热兰遮城,后来又做了台盐的仓库。随着岁月的流逝,榕树的须根逐渐侵蚀了砖屋,以至于倾塌成为鬼屋。最后在世纪末建筑师的手中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
附近的英商德记洋行,则成为了台湾开拓史料蜡像馆。与安平树屋中的台湾史展览相应,无疑台南是一个很喜欢讲“台湾”的地方。



台南的历史几乎可以从荷兰时期开始。明郑时期台南即建筑了孔庙,是以有“全台首学”之名,早于台湾府的设立。而台南之被成为“府城”,即缘于康熙设台湾府之后,雍正时期建设的府城。其中的一段小西门,现已迁入成功大学保存。


几乎去过的所有地方,我都一定会去看看孔庙,甚至包括了海南的文昌。
还记得文昌的孔庙,孔子像面前的椰子树,是我从未想象过的画面。而台南孔庙外的凤凰花,闽式建筑的飞檐,以及日本时期的武德殿,也成为了足够特别的图景。

 


孔庙里有一位散字结缘的老先生。他说他来自宜兰,说台南很好,是个少有自然灾害的地方。说他的爸爸是个大中华主义者,在家极少说日语。说与大陆来的人聊天,觉得还是台湾好。为什么呢,因为大陆不自由。
我默默的想,如果将现今中国人格化,在他家的中堂我更倾向放这四个字:唯利是图。
然后自嘲,这就是从"自由中国"到"文化中国"么?
最后,按照这位老先生的推荐,我在有数十年历史,着意保存当地文物的莉莉冰果店一边吃综合水果与牛奶冰,一边替他杜撰了一个由北而南,关于革命、流亡与爱情的故事。


  因为实在太害怕拥挤的人群,最后一天才磨磨蹭蹭的去了赤崁楼。果然不出我的所料,一个典型的被天朝人民包围的景点就是:很多旅游大巴,很多游人与导游,以及很多法轮功。
赤崁楼今日可见的景点主要是海神庙与文昌阁。最鲜艳的贔屭碑来自嘉义;红毛城遗址则是在1921年整修时被发现的。


 



二、日本时期

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开始了对台湾的50年统治。铁道部成立于1899年,至1908年修成纵贯线。当年国人游台后感叹国之不亡是没有天理的,铁路恐怕在其中也占有不低的比重。至今台铁仍然保存了不少日式火车站。

其中台南车站建成于1900年,原貌至今维持。能够让百年建筑仍然处于“有用”的样子,是我特别喜欢台南的地方。


 另外,台湾至今还留有散布于台铁线路上的日式木结构车站,成为了铁路迷追寻的对象。

从台南站出发,去走永康-保安的经典线路。类似的短途通勤车极为方便,几乎几分钟就有一班。冷气十足的一节车厢里,大概只有不到五名旅客。留意了一下路过的车辆,上座率几乎不到五成。据说台铁连年亏本经营,我想应该是的。至于天朝铁路部…让我们回到台湾吧。


台南附近的保安车站,建成于明治三十二年。据说车站的木料都来自阿里山的桧木,至今不朽。

 


纯白小巧的车站外,有一位每日都去购买二十张“永保安康”车票的阿姨,还有周游台湾的火车迷留下了自己制作的手绘台铁明信片。只可惜那张在台南机场寄出的明信片一直没有到达。对于军管区而言,我们不能期待或然率,对不对?

去看著名的台湾文学馆正好台风过境。一直听着外面呼呼的风声,我想,需要这么台么…

台湾文学馆的建筑本为日本时期的台湾州厅,战后成为了台南市政府的所在地。1997年在市政府迁址以后,委托成功大学的建筑系进行修复,于2003年正式开馆。


 
我保证,这里可以告诉不少中国人一个完全不同于既有印象的台湾文学馆。不仅不曾读过,甚至不能读懂。主办方也有意识的从更广泛的概念来届定文学。其实,在“文学”之外,“族群”恐怕才是主办方更为看重的内容。

梁启超说,”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陈独秀更说过,“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这就是近代。

最后,在成大的榕园惊艳。


三、眷村

去台湾前的三个关键词:眷村,日式车站,太平洋。
看过了保安站,太平洋也路过了,只剩下眷村,成为了在台南必去一看的地方。

赶在台风到来之前去了水交社
查过网络才知道,水交社这个名称,来自日本在二战时期的遗留。
路上留有空军防空炮兵某旅的告示,宣称此地为国军眷地。然而,贴着"水交社市场"的附近,已经是一片断垣残壁。只有市场本身倒是仍有几家保持着生意的样子。


市场上贴着:
"空军志开新村副食供应社"
一位颇有风度,台中口音的老爷爷带着两条狗走了出来。说,大部分居民都搬走啦。要改建啊,价钱谈不拢。还是有人来卖菜的。前面还说要修一个眷村纪念馆呢。
前面是一个叫着"兴中里里民休闲中心"的地方。大门紧闭。门缝里望望,有几分纪念馆的样子。日后在网络上找到了“水交社眷村文化园地”的网站,
然后,墙外有梅花,有那句人人皆知的口号: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台南最有名的眷村,大概就数二空了。半夜摸黑找去,只看到成功新村的名字。第二天再去,首先看到的倒是一大圈密集的高层住宅。建好的时间不短,却一律的空置着。再走,便看到了"二空眷改自救会"贴出的通告,涉及"完工房地成本决算"问题。时间不过一月之间。最后看到的,是题写着“贸易四村”的村名。


这数个名称让我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所以直接引用wiki的说明:

二空新村,位於臺灣臺南市仁德區與東區、南區交界處,約略於臺南市生產路以南,縱貫鐵路以東,長東街以西之區域中。在行政區劃上分屬於今仁德區仁和里、仁愛里與成功里。此處居民多為早年隨國民政府遷臺的空軍軍人以及其眷屬,登記的戶籍有922戶,在中華民國國軍全部眷村中排名第六,而之所以名為二空的原因有二說,一為此地地名在日治時期時日文發音接近二空,二為得名自初期單位「空軍第二供應司令部」。另外由於此地有550戶的興築經費是婦聯總會向全國青果貿易商會募款而來,建造於第四期籌建,故在早期名為「貿易四村」 。

1950年(民國三十九年)春,空軍供應、防空、警備司令部、第七供應大隊(第一聯隊)與第二後勤支援處五個單位在此興建了76戶眷舍,秋天時又興建了150戶簡陋磚房,於該年12月1日成立「二空眷區」,隔年又興建了100戶的竹牆紅瓦房(於八年後原地重建)。
1952年(民國四十一年)1月此地改為「二空軍眷專區」,開始由榮民出任區長,1957年(民國四十六年)1月時又改為「二空軍眷新村」,區長改為村長,隔年婦聯會募款興建了50戶,再隔年(1959年)又建了350戶,另外此時牛稠村也於1958年(民國四十七年)改名成功村。1962年(民國五十一年)1月成立自治會來管理眷區行政工作,隔年又在婦聯會的努力下興建100戶(這年分出以眷舍為主的仁和村),1964年(民國五十三年)時又建了50戶,至此由婦聯會興建的眷戶共550戶,因募款來源與興建時期的關係又稱「貿易四村」。1970年(民國五十九年)因眷村續建、人口增長的關係,仁和村又分出仁愛村。
作为眷村象征的竹篱笆基本已经不可见。当地艺术家利用各家改建房屋的边角余料,建造了这一座"圆梦树屋"。


背后由美援仓库改建的文物馆中,收集着各家的算盘、电视(大同宝宝)、电扇、旗袍(上海大师傅制作的)、诗画、电话(严防共匪窃听)...一位从高雄嫁来眷村的义工,替我们打开灯,然后开始打扫。馆内有一本剪报,收集着报纸上关于二空的各种报道;大抵分为两类:第一是眷改,第二是艺文活动。
其实在网络上与二空最密切的关键词,大概可数“凉面”。伟忠妈妈讲眷村,差不多也是这个调调。美食、文艺、小小的怀旧…就好像贾樟柯拍摄的那部“二十四城”。

附近的广场有不少老人聊天,我依稀听到了四川口音。后来才查到,在1994年的人口普查中,四川籍的居民在当地最高。

据说大林新村基本算是第一批的台南眷村。1999年改建为“大林新城”,其中有部分水交社眷村的居民也搬迁再次。这批国宅密集与高大程度都与整个台南的建筑风格极不相称。不少外佣推着老人在外面晒太阳。

在原村的空地上,还保留着两架来历不明坦克。



大林新村之外是一片综合体育场。沿着体育场走上一段,赫然可见两个火车头。有一段铁轨,有遮蔽的顶棚,甚至有栅栏。只是没有一个字的说明,告诉我它为什么会在这里。
回来在google上查阅,才知道DT652是1984年台铁最后退役的一批蒸汽机车,而CT259则为CT251之误,真正的CT259要在高雄才能看到。这是当年日本时期C55系列的第一号,其身分也经过了一番波折才被确认。



不少铁路迷对于这两个颇有历史意义的火车头如此轻率的被放置在这里有所不满。我却觉得,正好,符合这不知道流在哪里的时间。

四、无时间的城市

一个理想的人是什么样的?
一个没有过去的人。没有历史重负,没有童年阴影,没有伤害,噩梦,黑洞...没有"旧染"。

一个理想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小清新说,最喜欢台湾的地方就是,诚品,二十四小时的书店哦。虽然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需要一个二十四小时的书店,大概我还是爱711比较多。
可是,一个有书,有咖啡,有棉布衣服的地方,大概也离理想不远了吧。
孔庙外我最爱的三家店就可以满足我:草祭二手书店窄门咖啡,蘑菇台南店。
小清新的世界,就是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


理想的城市是,是有落叶的干净街道,是所有的人都对你亲切有礼。看店的女孩子会用唱歌一样的声音对你说欢迎光临,老板会对你说你好麻烦谢谢。是到处的花:扶桑、凤凰花、鸡蛋花…


刚好在台南看了一部喜剧片;里面所有的时代误置都是笑料。讲国语运动(“大家一起来──给他──说国语”);祝寿文(“贾正京的作文写得很好”),台美联合军演,联合国席位变化…笑是一种消解的力量。


过去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安置。最好让美美的睡去,只有一个入口即化,Q劲十足(我惊讶的发现这是两种最为人欣赏的品质)的甜梦。不具体,无时间。多好。